當前,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在深度重構消費市場的運行邏輯。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消費場景創新,培育智能消費增長新動能,日前,上海市“AI+消費”嘉年華暨人工智能消費品體驗周在上海五角場舉行。
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在致辭時表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領先、消費市場規模大、消費場景豐富,率先發展“人工智能+消費”,進一步打通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雙向通道,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中的深化應用,將為引領上海消費市場能級提升、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帶來全新動力。下一步,上海將圍繞“促進人工智能消費終端進千家萬戶、人工智能商業終端進千商萬店”,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新品首發首秀首展,優化人工智能消費品供給;拓展“人工智能+服務”消費場景,提升服務供給質量;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商圈,賦能實體商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平臺企業賦能,構建人工智能商業生態;優化人工智能消費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加強政策引導扶持,整合各方資源,搭建創新平臺,吸引更多優秀企業與人才投身于“人工智能+消費”領域。
人工智能是驅動商務領域發展的重要引擎,其應用正深刻重塑行業格局,對提升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推動創新發展有著變革性意義。上海眾多企業和商業項目積極投身于人工智能與商務的深度融合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涌現出一批應用精準高效、模式創新獨特、效益顯著卓越的范例?;顒蝇F場,上海市電子商務和消費促進中心發布了首批上海市商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優秀案例。據悉,本次案例征集工作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指導,由上海市電子商務和消費促進中心執行。上海商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優秀案例征集工作聚焦全鏈路、各場景創新應用,形成《商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評價指南(試行)》,多維度評估應用效果。經各區推薦、專家評審等,最終20個優秀案例入選,涉及“AI+消費”“AI+商務”兩大領域。
上海市楊浦區在現場發布了推進“人工智能+消費”商圈建設舉措,重點從數實融合開拓場景賦能新賽道、精準施策激活消費增長新動能、多維保障構筑產業發展新生態方面,依托區域“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大學+大廠”集聚優勢,以人工智能推動技術賦能,以場景創新重構消費生態,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人工智能+消費”創新商圈。
楊浦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尼冰表示,近年來,楊浦區集聚了抖音、美團等數字經濟企業,依托“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大學+大廠”集聚優勢,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深度融合。在上海市商務委指導下,楊浦區正積極推進數實融合直播經濟集聚區建設,區域以“數字化、年輕態、沉浸式”為導向,打響“玩轉楊數浦”消費品牌,率先落地無人機配送、城市共享直播、AI數字服務等創新場景。今年1—4月,五角場商圈累計消費額同比增長22.5%。未來,楊浦區將持續優化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開放商圈、社區、校區等場景,促進人工智能與消費領域深度融合,期待與全球創新力量攜手,共同培育數實融合發展的消費新生態。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AI+消費”線上專區活動。上海市電商和消費促進中心與上海市商聯會簽署了關于“AI+消費”企業轉型賦能行動的合作方案,將通過整合資源,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消費領域的深度融合,助力傳統企業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上海市網購商會商業人工智能促進中心揭牌成立。同時,上海人工智能消費品體驗周同步開展,為期一周的線下體驗活動將集中展示智能家居、健康與可穿戴設備、家用服務型機器人等前沿產品,以場景互動、沉浸體驗等方式,展示上海品牌方和平臺方在人工智能消費終端領域的最新場景應用。(張曉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