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下稱中國摩博會)在渝閉幕。來自美國、意大利、德國、法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眾多國家和地區的950家企業參展,創歷史新高,僅動靜態展示車型就超過3000款。
中國摩博會已在重慶連續舉辦二十三屆,現在已是全球領先的世界級摩托車專業大展。這場大會,不僅是全球摩托車新產品、新技術的重要發布平臺,更是行業品牌展示、產品貿易、技術交流和業內權威信息發布平臺,堪稱摩托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在我國摩托車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重慶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今年上半年,重慶摩托車產量同比增長23.1%,達到362.2萬輛,占全國近四分之一;產值高達536.02億元,同比增幅27.9%。
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外部環境,重慶摩托車產業也在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讓全市的摩托車產業“更上一層樓”?透過2025中國摩博會的展會與各類論壇,或能起到“管中窺豹”的效果。
新政激活巨大的“存量市場”
今年9月,國家對電動自行車市場實施了嚴格的新規范,嚴格限定了電動自行車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并且從生產制造源頭就進行了嚴格的監控。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看似嚴苛、甚至有些“針對”電動自行車的政策,實則為摩托車產業帶來“一線生機”,因為它徹底改變了過去“限速不嚴”的局面,也讓一個巨大的存量市場浮出水面。
在2025中國摩托車重慶論壇上,摩聯信息中心主任周照指出,很多消費者其實對時速超過25公里的兩輪交通工具有剛性需求。新規實施后,他們如果想合法上路,唯一的選擇就是合規的兩輪摩托車?!斑@個由電動自行車用戶轉化而來的存量市場,其規模和潛力是巨大的?!?/p>
九號公司中國經營事業部總裁何龍飛也同意這一判斷。他表示,公司去年產品總銷量超過200萬輛,其中電動摩托車銷量占比就達到了50%左右,而今年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增長。而這一銷量,對于不少傳統燃油摩托車企業而言,都算得上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他還表示,面對這個存量市場,摩托車企業在研發時,不能停留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而是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特別是在智能化、科技化、人性化等方面發力。
面對這一機遇,重慶該如何搶占先機?從產業布局上看,重慶的兩輪電摩已經有明顯的基礎。目前,雅迪、愛瑪、臺鈴、綠源、小刀等七家電摩企業都在重慶布局,助力永川、江津、銅梁、大足等地一個個年產值數百億級的電動車產業基地拔地而起,重慶也一舉成為中國電動車制造的“第四極”。
數據顯示,去年,重慶電動車產量達300萬輛,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1500萬輛,其中電動摩托車的占比將超過80%。重慶也將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鏈上舉足輕重的制造與創新中心。
另一方面,周照呼吁,重慶在加大研發,推出更多符合法規、性能優異的電動摩托車產品的同時,也應該從頂層設計出發,推出一些適合地方適度扶持兩輪新能源摩托車的政策?!斑@不僅是激活市場的關鍵,也是滿足民生的需求”周照說。
外賣騎手正在成為電摩的主力軍
電摩越來越受歡迎,除了符合一般市民的出行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各種即時配送工種的增加,最典型的便是龐大的外賣配送群體。
對于眾多外賣騎手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們需要“多拉快跑”才能多接單、多賺錢。雅迪科技集團商用車公司總經理司長濤在論壇上表示,如果外賣小哥騎著時速25公里的電動自行車,原本20分鐘的配送時間可能會延長到40分鐘,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體驗。
“在這種背景下,電動摩托車憑借其更高的速度和更強的性能,成為保障即時配送效率、滿足民生需求的關鍵?!彼鹃L濤說,雅迪就組建專門的商用車事業部,從用戶調研、產品開發到商業模式,都與換電公司、快充公司等高效地結合起來。他們正在與北斗研究院合作,打造一款專屬的電摩配送車,以滿足外賣小哥的需求。
不僅是論壇,在摩托車展會上也有很多廠商將“外賣群體”作為主要目標對象。比如智邁公司在現場打出了“送外賣,騎智邁”的口號,黑騎士也將自身定位為“更專業的外賣品牌”。
“我們車的特點,就是‘飛得起、剎得住’,既能提供更強的便利性,又能保證行車安全?!睙o錫黑騎士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于坤表示,外賣是大勢所趨,黑騎士也專注于這一領域,將推出更多適合外賣騎手群體的產品。
這對重慶摩托車產業發展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應充分利用自身產業優勢,特別是眾多電摩巨頭已在重慶布局的背景下,加速抓住這一細分市場帶來的機遇。
比如,重慶車企可以考慮與美團、京東等大型配送平臺以及換電服務商合作,共同開發和推廣定制化的電動摩托車產品。同時,重慶也可以關注電動摩托車在其他商用領域的應用,比如警用、景區巡邏、物業管理等等。
雅迪就有成功經驗。司長濤介紹道,雅迪已入圍上海裝備采購中心,其警用電動摩托車KRFD7不僅性能出色,售價也高達4萬多元。這證明了在商用細分領域,高端化、專業化同樣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大排量摩托車出口,還在“風口”期
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中國摩托車產業也迎來了全球化的新機遇。
目前,國際市場正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新的增長引擎,尤其是大排量摩托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出?!?。根據海關1-7月份的統計,摩托車產品出口增長了32%。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歐美等高端市場,中國大排量摩托車的增長超過了70%。
這一系列數據充分表明,中國摩托車產業已擺脫了過去“廉價、低端”的固有印象,正在憑借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贏得全球高端市場的認可。特別是電動高性能摩托車,有可能成為未來發展的“風口”。
重慶摩托車出口的情況,也跟大勢一致。今年上半年,重慶摩托車出口額高達133.61億元,同比增長48.4%。在全國摩托車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隆鑫、宗申、銀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這五家渝企占據了半壁江山。而面對出口的趨勢,重慶不少摩托車企業也做好了準備。
比如位于大渡口區的重慶虬龍科技有限公司,就專注于電動越野摩托,其首款產品輕蜂,一經面市便打開國際市場。截至2024年,虬龍科技年產能達8萬臺,年產值達6.5億元,在國內擁有46家經銷商門店,覆蓋全國91%的區域,產品銷往近50個國家,已成為全球電動越野摩托車品類的標桿品牌。
“國外對運動型、高端性、越野型的摩托車,還是有很大的需求?!贬悇恿偨浝泶藿〗榻B,目前公司的產品布局也主要傾向于運動型產品,比如采用碳纖維材料突破輕量化極限,面向高端客戶。
除了產品本身外,重慶車企還可以加強一些“文化輸出”。中國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表示,隨著摩托車運動文化的興起,摩托車與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慶旅游資源豐富,又具有獨特的山城地形,完全可以用好自身的產業氛圍,舉辦更多國際性的摩托車賽事或文化節,吸引全球的摩托車愛好者特別是越野愛好者的到來,從而提升重慶摩托車品牌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