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撩動湖面,道道漣漪擴散,數一數,有13層——看!這是會展的力量。
在業內眼中,會展業是一粒輕巧靈活的因子,它本身的質量不算大,但卻能掀起“以1當13”的引力波,不僅傳遞信息、提供服務、創造商機,并利用其產業鏈帶動效應,帶動相關產業如運輸業、印刷業、電信業、咨詢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也讓外層的廣告業、酒店業、餐飲業、旅游業、商務禮儀服務業等行業“圈層”孕育出無限商機,它也因此成了經濟學家眼中那塊最誘人的“城市面包”,成為南京現代服務業大家庭的“重要一員”。
從場館面積看,南京并不具備優勢,在國內各大城市爭相興建大型場館的背景下,2017年南京場館總體面積已經退到了全國第22位,單體場館規模也優勢不再,但是南京這兩年的辦展規模卻牢牢“穩”在全國前五名。在全國各大城市會展業激烈競爭的百舸爭流下,南京會展業激勵市場主體發揮能動性、用貼心的政策護航,確保全市會展業提質增效,辦展規模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領先于城市GDP增速,唱響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根據2018年中國貿促會發布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7年)》,2017年全國前5個展覽城市為:上海、廣州、重慶、北京、南京,全國城市展覽面積凈增長前10名中南京排在第四位。2018年5月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從區域分布看,上海、北京、廣州繼續領跑全國展覽業發展,重慶、成都、南京、深圳、杭州、青島等城市展覽業發展優勢加快顯現。在近期商務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主辦的“2017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發布中,南京入選“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的十大城市。
打造發展新引擎,圍繞加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會展名城目標,全面提升全市會展業的整體規模實力。南京市貿促會(會展辦)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目標,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定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目標:加快南京會展業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市場化、信息化、規;ㄔO,加強南京創新城市品牌形象、競爭實力和首位度,打造親商安商富商的一流貿易環境,全力創建南京國際會展目的地和國際會展名城。
數字中看成績,2018年全市專業場館共舉辦展覽項目281個,面積增長到300萬平方米,其中,3萬平方米以上展覽個數由去年同期21個增長到26個,同比增長23.8%;展覽面積由109萬平方米增長到1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1%。1萬平方米以上展覽個數由92個增長到110個,同比增長19.6%;面積由196.4萬平方米增長到22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5%。且均配套舉辦學術研討會、峰會等專業會議活動,以展帶會、以會促展,成為南京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引入兩把最嚴苛“洋標尺”,力促展會“國際化”再升級
國際化程度高,是滲透在南京會展業血脈中的特色。追溯南京會展業最早的國際“基因”,那是1910年。當時南京在玄武湖畔、古城墻下,成功舉辦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國際性博覽會——南洋勸業會,全世界的稀罕物都在南京集聚,堪比今天的世博會?缭叫率兰o門檻,站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會展業再次成為一個南京向世界發聲的舞臺。
跨越新世紀的門檻,時代賦予南京會展國際化更高的使命。南京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界定國際化程度?誰來界定?在會展業粗放發展的早期,國內會展業衡量國際化的“尺子”很松,一場展會有3個以上國家參加即可稱“國際”。而市貿促會(會展辦)用國際化視野,為南京引入兩把“國際標尺”。
其中一把是ICCA,全稱叫做“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該組織成立于1963年,總部位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00多個公司和機構成員單位,聚集會議行業頂級供應商,在全球會議產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市貿促會(會展辦)加入ICCA,并將此作為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會展名城、推動南京會展業國際化更快發展的舉措!癐CCA”有堪稱全球最嚴格的評價標準,加入ICCA,有利于南京與國際知名會議城市、會議機構建立和加強聯系,暢通溝通渠道,吸引更多的國際性大會和協會會議來寧舉辦。
2018年5月,在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2017年度全球會議目的地城市排行榜上,南京位列中國(內地)城市第4,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南京通過這把國際通用且最嚴苛的“尺子”對南京會展實力進行了硬測量。一場場國際頂尖級別的專業會議、論壇、研討會、學術報告會,也把南京推到了世界學術風暴的中心。
另一把“國際標尺”是UFI。UFI是世界展覽業最重要的國際性組織——全球展覽業協會的簡稱,總部在法國巴黎。展會想拿到UFI的認證可不簡單,有許多硬指標。UFI經常會在不通知申請人的情況下,派專人在展會現場實地考察,考察內容“雞毛蒜皮”到觀眾指示牌是否正確到位,相關申請表格、廣告材料及目錄是否盡可能使用了廣泛的外文等。
2018年9月,南京國際度假休閑及房車展覽會(CMT China)通過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成為繼“亞洲戶外用品展覽會”和“亞洲自行車展覽會”之后,全市第三個獲得該認證的展覽項目。2018年歲末,南京會展業再添喜訊,南京國際博覽中心(NIEC)正式通過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成為UFI國際認證展館。
南京市也是我省唯一的獲得有國際認證展覽項目的城市。這些國際認證,不僅給會展國際化發展引入了標尺,提升國際化的“含金量”,更進一步增加了南京會展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讓更多的組展商和專業人士了解了南京,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國際大會、協會會議與展覽來寧舉辦。
引入國際化“標尺”,是市貿促會(會展辦)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作為提升城市形象的方式之一,南京還在用更多形式提升國際會展業交流合作,先后與30多個國際會展發達地區、國際先進會展機構建立穩定的交流聯系渠道,持續引進(移植)國際品牌展會落戶南京,建立更加緊密的會展合作機制和網絡,拓寬會展國際合作領域。
河西國際博覽中心通過和世界會展之都的德國斯圖加特展覽公司資源整合,成立南京斯圖加特聯合展覽有限公司,引進、打造一批專業化自辦國際展,成為南京會展市場上亮眼的“國際元素”。德國斯圖加特展覽公司高級副總裁班穆勒表示,斯圖加特和南京非常相似,都是本國的二線城市,要從激烈的會展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他認為必須“細分市場”、做專業化展會。斯圖加特公司在德國本土每年有60個展會項目,目前已經向南京引進或創辦了南京國際度假休閑及房車展覽會、世界職業教育大會暨展覽會等五個自辦專業國際化展會。
2018年,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會展企業在我市注冊成立分公司。其中,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把其旗下的國際品牌項目——VNU品牌旗艦展“VIV China中國國際集約化畜牧展覽會”落戶了南京。
翻看會展業近兩年來的成績,亮點紛呈:2017年南京共舉辦大中型展覽會議項目3200多場,其中展覽項目509個,總面積達487萬平方米。13家企業16個優秀品牌展會項目,得到省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的大力扶持。會展數量、規模的提升,同步推動了會獎旅游經濟的發展。2017年,僅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會展公司營業收入就達到9000萬元,比上年增加了近2000萬元。南京奧體中心、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國青大酒店等當年展會營銷收入都超過了千萬元。
2018年,在市貿促會(會展辦)推動下,全市成功引進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及會議、軍民兩用電子信息技術展覽會暨第八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世界雷達博覽會、中國國際塑料展暨塑料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展覽會、中國海綿城市國際交流大會、新材料產業大會、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交易會等一批高品質國際展接踵而至、亮點紛呈。
還有一批南京企業,在市貿促會(會展辦)的帶動下,遠赴歐美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市場。繼2017年組織南京軌道交通行業企業參加國家級經貿合作項目“瀾湄展”后,進一步推進南京企業與東盟合作,深化一帶一路聯系成果,促成南京普天與老撾國防部的聯系,實現了企業與UPL簽署通信技術、電力設備供貨合同。2018年以來,共組織100余家南京企業參加在美國、德國、俄羅斯、印度、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的智能制造、機械設備、石油天然氣、輕工消費等各類國際性展會,完成重點項目27個。進出之間,南京會展國際化的“含金量”穩步提升。
“以1當13”散發引力波,爭當經濟轉型升級助推器
近年來,南京偏重的產業結構開始發生變化,2006年至今,南京在服務業占GDP比重超50%的“通道”內連續10年“爬坡”。終于,在2018年上半年,南京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叩開“6”字頭大門,站上60.4%的新起點。根據經濟發展規律,一旦占比達到“65%”的節點,南京服務業發展將按下“快進鍵”,進入更高速的發展期。
沖刺關頭,會展經濟責無旁貸要當好“助推器”。市貿促會(會展辦)負責人介紹,發展會展經濟,助推服務業發展——是當前南京會展業的發展“主線”,發揮“以1當13”的拉動作用,是南京會展業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會展最基礎的一個功能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產業、文化、藝術、科技、消費、投資等各個領域,它是通曉全球最新資訊的“小靈通”,也是裝滿了新鮮時髦商品的“展示車”。
2018年,以“新時代、新業態、新生活”為主題的南京融交會舉行,近4萬平方米的面積展出了文娛(旅)綜合體、文化裝備、數字出版與網絡文學、數字文博、數字影音、游戲電競、在線教育、新媒體、人工智能等文化科技融合要素集聚的行業領域,讓南京的小資白領、科技達人全城出動。
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南京大會以“開放·共生”為主題,為期三天,組織了21場高峰論壇、30場高端商務交流活動,設立2萬平米前沿科技文創與產業展區。20位國際大咖、350位商業領袖、500家主流媒體、12000位科技文創行業引領者在南京歡聚共襄盛舉,用智慧和行動推動中國科技創新、中國文化自信走向世界,助推南京作為中國創新名城走向世界名城。此次的展區,騰訊及其合作伙伴125個項目參展,整個展區分為產業街區、文創花園、科技森林三大板塊。文創和科技展區中心地帶,設有共享舞臺,舉行60項科技新品發布及40個文創IP展演。
首次引進并成功舉辦《微軟2018年“創新杯”全球學生科技大賽中國區總決賽》,設立成果展示區,并宣傳南京創新創業環境,利用活動宣傳推廣“創業南京”英才計劃和“寧聚計劃”,吸引行業精英和創新團隊的參與關注,促進青年人才集聚南京發展。
第十四屆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8月31日—9月3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軟博會達成簽約項目近86項,一批人工智能、互聯網、智能制造、物聯網、大數據等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348億元。超過12萬名觀眾參與本次軟博會,其中專業觀眾、企業用戶比例超過80%。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最具影響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展會之一,今年軟博會展覽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圍繞技術前沿和產業發展趨勢,組織了1場主題活動、2場創新創業活動和20多場專題活動。邀請世界500強企業、全國軟件和互聯網百強企業,以及國內外院士、行業領袖參會,伙伴城市蘇州市以及無錫、常州等10多個城市設立了城市展區。
還有“農業雙創展”、“車展”、“養老展”、“書展”、“環保展”、各類“家居展”……,喜愛寵物的市民,在2018年還迎來了南京首屆寵物嘉年華、寵物文化節等多場寵物展會活動。熱愛藝術的市民來到2018南京揚子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感受了28家畫廊和藝術機構為南京觀眾帶來的來自全球眾多優秀藝術家的前沿作品,中西方文化在古都南京交融。
會展業對城市更深遠的意義在于產業拉動。這些年,南京市會展業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高速度,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南京在省會城市的排名。為何有這樣的地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和產業特色結合明顯。
2018年11月2日,2018中國環境衛生國際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是中國乃至亞洲的唯一一個也是最大的環境衛生行業綜合類展覽會。11月15日,全國新農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南京拉開帷幕,本屆博覽會由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參展企業共計1200多家,展覽規模和展示水平都明顯超過前兩屆。
2018年12月19日,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辦的2018中國新材料產業論壇在南京國展中心舉辦,包括知名院士、業內專家、國內外行業前沿的企業高管在內的近3000名代表來寧參展,其中院士嘉賓達30多位。本次大會涵蓋生物醫藥、石墨烯、鋰電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二十個分會,大會規格罕見,其成功舉辦將助力國家新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同時也將為南京新材料產業帶來前沿信息和合作機遇。大會之所以選擇在南京國展中心舉行,和南京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以及政府重視程度關系緊密。當前,南京正在構建“4+4+1”產業體系,其中第一個“4”是打造四大先進制造業,節能環保新材料是四大先進制造業之一。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期間,博世、庫卡、西門子、菲尼克斯……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嘉賓、近2000家企業造訪南京,海外嘉賓們有的傳遞前沿科技、有的尋求合作,中外攜手謀求的是技術的共贏、產業的合作、標準的統一。南京作為活動的承載地,直接從中獲益——按下“制造業再出發”的按鈕。
市長國際咨詢會議是南京堅持多年的市長“會客廳”,大咖用他們的全球視野、閱歷來為南京出謀劃策。一場高端大活動本身就是一次城市宣傳推介,參會嘉賓個人是很好的傳播平臺,傳播的前提是要讓他們來到南京、了解南京、支持南京。
此外,江蘇發展大會、全球未來網絡發展峰會、中國(南京)北斗衛星導航應用博覽會、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行業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中國國際醫藥(工業)展覽會、南京(全球)軟件大會等頂級大會像磁石般吸引全球頂尖大咖來寧,頭腦風暴、醞釀商機。
事實證明,頂級會展給南京帶來的后期效益是長遠的。辦會成果,不僅僅是一批企業走進南京,落戶南京。一場高端展會絕不是三天的喧囂繁華,它是向世界打開舞臺,吸引龍頭項目來南京落地生根,最終項目又像珍珠一樣“由點串成線”,孕育出各行各業,如汽車、新型顯示、物聯網、信息通信設備等千億級產業高地,助推南京城市首位度“水漲船高”。
近年來,南京的展館也順著產業跳動的脈搏升級。城東,國展中心摸準城市產業脈搏,在全國拼搶契合南京產業架構的專業展會。2017年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全國測繪儀器儀表展等全國性專業展相繼落戶。
城西,國際博覽中心正通過打造線上智慧云展館,醞釀一個宏偉的計劃。智慧云展館的未來規劃是,聯合華東各大展館,將會展業從線下實體變成“線上線下”雙線運轉,各地展會信息在后臺積淀下來,加以分析,再反哺中小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通過展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個性化,讓展館管理、保障、服務等工作達到“更規范、更標準、更及時、更有序、更便捷、更有效”的要求;同時打造集會議展覽、酒店餐飲、辦公商業、旅游文化為一體的博覽綜合體,推動集團化發展,
2018年末,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南京會展搶抓“后進博會”時代良好契機,以更優質的服務、更完善的配套功能,吸引更多的展會向優勢行業聚焦、向南京聚焦,助力南京提升城市首位度,為城市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市貿促會(會展辦)還將積極搭建企業交流平臺,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發展戰略,拓展南京企業與跨國公司經貿交流與合作,成為南京加速國際化發展的一張城市名片。
規劃先行,構筑“一核三區”新格局
以河西新城國際博覽中心場館建設為核心,同步推進江北新區、南京綜合保稅區與祿口空港、南部新城等區域結合發展的“一核三區”會展業發展布局正在穩步推進中。未來,南京會展業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運轉高效的城市會展新格局,會展業也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在河西新城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三期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預計到2020年3月,三期項目落成后,南京國博總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將達15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會議中心4.6萬平方米,酒店494間客房,囊括寫字樓、酒店、商業、餐飲等配套功能,地下停車位將超過5900個。
作為目前全省最大場館,未來將繼續推進市場化招展引會,切實發揮起承載江蘇資源輻射華東地區的影響作用。加強專業管理與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機制,對標找差,大力開展精準招展,引進落戶舉辦一批國際國內知名的大型品牌專業的規模展覽、重要會議。緊緊圍繞國家東部中心城市、服務全省大局,密切結合南京“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和“4+4+1”產業發展融合目標,專注專業類展會與活動,向國際一流的會展場館定位目標邁進。
玄武湖畔,南京國際展覽中心依舊熱鬧非凡。2018年國展中心舉行各類展覽151場,會議73場,全年實現總展覽面積123萬平方米,在室內凈展覽面積不足4萬平方米的硬件條件下,場館使用率達到業內高峰,2018年場館使用率為42.4%,預計仍將領跑全省30多家場館,躋身國內二線城市展館先進行列。
2017年12月12日,南京旅游集團掛牌成立,南京國展中心成為旗下一員,并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響應集團規劃,未來國展中心將按照“會展+旅游”兩輪驅動發展的全新戰略定位,圍繞展會提檔升級、旅游業態延伸進行產業布局,邁步國際化、品牌化、規;、特色化。
2018年1月南京空港會展小鎮主體建設已全面開工,這個位于南京空港新城區塊內,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緊鄰祿口機場,具備井字城際高速路網,S7輕軌從南京南站經由祿口機場直達溧水空港會展小鎮……
目前,溧水空港會展小鎮規劃總用地3.49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2.37平方公里,總投資約80億元,將在核心區建設會展、藝術場館面積達20萬平方米的濱水生態會展綜合體。通過加快溧水會展特色小鎮建設,依托山水資源、旅游和區位優勢,構建“產城融合”新模式。以此推進生態場館、綠色會展建設,使之成為新共識和推動會展業轉型升級新的突破口。
市貿促會(會展辦)這樣描繪未來城市會展業布局:在現有基礎上,到2020年,南京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運轉有效的“一核三區”會展城市新格局。
政策服務保駕護航,營造會展良性發展“生態圈”
2018年11月、12月,全市會展公司的CEO們重新坐回“教室”,當起了學生。這是市貿促會(會展辦)提升營商環境的新舉措——邀請知名培訓機構、國際會展機構等,對南京會展從業人員進行再培訓,增強他們的專業度、實操性。據悉,這將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每期以不同主題切入,目的是讓會展業最前沿的“觸角”靈動而又有競爭力。
健康的會展業生態圈,更少不了政策服務環境保駕護航。2018年2月,南京市政府公開發布《市政府關于推進改革創新打造會展品牌的實施意見》,并印發《加快南京會展業發展 2018—2020 年行動計劃》!兑庖姟访鞔_指出,圍繞“一核三區”全市城市會展業新布局,積極推進會展業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品牌展會培育。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南京會展業發展 2018—2020 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了南京市會展業未來三年發展的五大基本原則:堅持國際標準、堅持品牌塑造、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專業發展、堅持信息化融合。并提出總體要求:圍繞“兩聚一高”和“一個高水平建成、六個顯著”的目標要求,以國際化、品牌化、市場化、專業化、信息化為發展方向,深化改革、開拓創新,落實“六個一流”標準,加快推進會展業健康發展,打造一批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具有世界影響的會展品牌項目,全面提升南京會展業核心競爭力。
為進一步完善政策整體規劃,優化會展發展環境。南京市財政局印發了《南京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18年度南京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對展覽項目進行分級分類,加大對專業類展覽項目的扶持力度,細化展覽項目評估程序和報審流程,對通過國際性會展組織機構認證的項目予以追加扶持;對全國流動專業類展覽項目落戶南京給予特別鼓勵;對會議項目的補助條件做出明確規定,會展專項資金使用指向性進一步科學、明確、合理。
此外,以“六個一流”(一流的會展環境、一流的會展設施、一流的會展品牌、一流的會展企業、一流的會展服務、一流的會展人才)標準為建設抓手,市貿促會(會展辦)提升服務水準。建立健全會展協調機制,強化“一站式”政務服務功能,提高便利化水平,落實《重點展會綠色通道啟用管理辦法》。
市場化才能真正激發市場活力,市貿促會(會展辦)負責人介紹,采取管辦分離、事企分開、協會脫鉤等舉措,逐步建立政府主辦退出機制,通過大會展體制改革來推動和實現會展業市場化轉型升級。
于此同時,我市積極探索“傳統展會+互聯網”和“互聯網+現代會展”轉型發展。加快智慧場館建設,促進新科技新技術應用,注重更新展館設施、創新展臺設計,提高展會現場新技術智能管理與人性化服務,結合網絡技術實現網上資源共享,不斷提供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會展服務。
在提升服務方面,市貿促會(會展辦)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一站式”服務,做好國際國內會展知名機構和集團企業的引進和落戶工作。結合城市定位和自身特點,南京會展業現在的主題就是科技創新,這也是區別于其他城市會展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近期對于南京市會展業工作,南京市重視程度越來越高。2018年8月17日,市領導調研并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全市會展業工作。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提升會展經濟活躍度目標,聚焦聚力、對標找差,加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會展名城。
在2018年11月22日召開的2018南京現代服務業發展商機(香港)推介會上,市領導又再次專門提到南京會展經濟發展。提高會展經濟的活躍度,南京具備發展會展業得天獨厚的優勢。下一步,南京將進一步突出高端化打造、特色化發展、多元化參與、國際化合作、系統化推進和標準化規范,著力提升會展的品牌知名度、產業融合度、市場開放度、主體專業度和環境優良度。南京正加速會展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可持續發展,鞏固會展中心城市地位,尤其是圍繞主導產業打造品牌會展,對進一步加快城市國際化進程具有重要推進作用。
東風吹拂千層綠,春雨滋潤萬叢花。伴著豪情如虹的2018年遠去的背影,激昂如火的2019正向我們闊步走來。進入新時代發展新階段,南京會展將繼續發揮好促進行業創新、融合的積極作用,為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帶來更多活力和推動力量,以其獨特的“開放邊界、引領變化、互動生長、共創價值”的生態理念,增強平臺功能,為南京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提升首位度做出應有貢獻,向偉大祖國70華誕獻禮!
本報通訊員 邢斌善 胡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