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進博會)中外專家進博會聚焦“AI熱”之“冷思考”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電 (記者 朱曉穎)發展人工智能(AI)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其“進化”“升階”速度會否任性引發就業危機?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多位中外專家聚焦“人工智能熱”背后的“冷思考”。他們認為,發展人工智能進程中有機遇亦有挑戰。
5日下午,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之“人工智能與創新發展:理念、技術和市場”在上海舉行。該論壇是今年進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多位中外專家就人工智能話題暢所欲言。
新一輪工業革命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理念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伴隨技術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在法律、就業、治理等方面也帶來諸多新興課題。
樂高集團首席執行官倪志偉關注教育領域的數據安全。在他看來,經過多年市場化發展,實物玩具已具備非常高的安全標準。在數字化社區,安全標準同樣必須嚴格秉承。他認為,人要成為數字化工具的使用者,同時保證孩童群體的各種數據安全。
當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正如火如荼。特斯拉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賓·德霍姆認為,機器不會走神、不會疲憊,但目前的技術還沒有完全實現全自動駕駛。她認為,行駛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研究人員要在開發層面,就把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定義好、構架好。
醫療機構以及病人隱私的數據安全,是阿斯利康全球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蘇博科所關心的。他表示,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必須善用數據,而不是濫用數據。好的監管手段、措施很必要。在他看來,中國有很多人工智能人才,加之有力監管手段,“AI+醫療”將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機器會否取代人”?這是個愈演愈烈的討論話題。
對此,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認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不能混為一談,兩者必須“劃清界限”。
他表示,機器人確實取代了部分人的簡單勞動,如酒店迎賓機器人可把點單物品送到客人房間;而人工智能是“模仿人類思考”,如今“阿法狗”(AlphaGo)輕松贏得了人機棋局對戰勝利。強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需格外引起關注。
科大訊飛是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企業。在當天的分論壇討論環節,主持人多次向科大訊飛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慶峰表達了被人工智能“搶飯碗”的擔憂。劉慶峰“淡定”回應:“今年進博會就有電視臺用訊飛的AI播出各種新聞。但是我聽了,沒有你有創意,所以沒法替代你,只能作為補充!
盡管有不確定性,但與會專家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
蘇博科認為,就像幾十年來人類醫療技術發展不斷攻克頑疾一樣,相信人工智能技術會改善人類衣食住行以及醫療條件。
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要義是輔助而非取代,它最終不能替代人們進行有創意、有情感、有溫度的創造性工作。人機耦合、人機協作或是未來最好選擇。(完)
(責任編輯: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