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開放已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血脈,成為中國經濟畫卷的底色之一。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的高水平開放不僅步伐堅定,更有著明確的既定目標與全局視野。就在日前閉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向世界傳遞出中國開放聲音--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全方位、全領域開放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對外開放新要求,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大方向。高水平開放會激發活力、繁榮經濟,其所帶來的發展紅利會惠及每一個人!敝袊澜缳Q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談及如何理解“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霍建國表示,全方位指開放的不同層面,包括市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市場競爭環境的國際化、社會治理和管理體制的現代化等,“因為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我們必須打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關鍵是要建立一套適應開放后管理與服務的行政體制”。
霍建國進一步分析,全領域是指開放的領域和范圍,“除了貨物貿易開放外,還應包括服務貿易所有門類的開放。當然,開放的時間節點需要精準把握,某一行業究竟是一步到位式開放,還是分階段開放,這需要根據國情作出安排,但堅持各領域全面開放是發展大勢”。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全方位和全領域的含義。她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全方位更多是指地理空間的開放--從國際來看,中國開放的對象不設限,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凡愿與中國開展合作的,中國都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其進行開放;從國內來看,中國境內各地都對外國商品、外國企業開放。
“全領域則是指中國的一、二、三產業都會對外開放,具體體現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在貿易方面,中國樂于積極擴大進口,只要國內需要且符合進口相關規則,世界各國的特色優質產品和服務都歡迎。在投資方面,中國樂于對外企開放。今年中國出臺了外商投資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負面清單經過多輪修訂已大幅縮短,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條目分別只有40條和37條!壁w萍說。
趙萍認為,全方位與全領域的提法再次印證了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白鳛槭澜绲诙蠼洕w,中國不斷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為外企的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以及外企在華直接投資創造了更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環境,使世界各國能夠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中國用實際行動積極推進貿易自由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更大貢獻,讓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得到改善,推動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
開放要把握好時機與節奏
全面開放大勢不可擋,但這并不意味著開放可以隨心所欲!叭骈_放帶來的影響既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如何充分發揮開放的積極作用,同時又防范好開放帶來的沖擊,考驗著我們駕馭開放的能力和水平!被艚▏e例說,“金融業的全面開放會給中國的金融企業帶來壓力,但如果能處理好開放的時機與節奏,則利于國內金融機構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因此,金融、文化教育等領域要統籌好開放的次序和時間節點,同時還要全面提高我們的監管水平和能力,如此方可適應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對此,趙萍也持相似觀點。她直言,中國全方位、全領域的對外開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推進的。在投資領域,要通過“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逐步向外資擴大開放,負面清單要根據中國的國情有步驟地去縮減。在貿易領域,要根據國內市場的需要來進口世界各國的優質特色產品和服務,有效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充分重視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劉明)
(責任編輯: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