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首頁 > 會展滾動 > 正文

    重塑外貿新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0年09月01日 07:28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特約評論員 秦夏

      “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边@是習近平總書記8月24日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階段作出的重要判斷。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對“新發展階段”背景下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也必須重構更具活力的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緊緊抓住全球產業轉移和全球貿易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以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貿易大國地位不斷鞏固,貿易結構不斷優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和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經濟發展要素稟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隨著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正日益強勁。中國對外貿易也必須積極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與新要求,通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來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對外貿易也必然需要適應外部環境和中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做強產業鏈,暢通供應鏈,通過努力發揮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多重作用,使得中國外貿在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發展階段的“六新”之一就是新優勢!叭嫣岣邔ν忾_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需要對外貿易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堅持市場化原則來深化外貿管理體制“放管服”,釋放更多制度創新和促進外貿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政策紅利,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不斷拓展市場多元化,在優化貿易結構中促進貿易與國內產業的協調發展,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所有市場主體,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在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中,加速形成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局面。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必須落腳于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而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中密切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才能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才能在實現自身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中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注入動力。對外貿易的新發展格局需要我們在“沒有變”中認真分析“已經變”和“正在變”的情況,適時調整發展思路,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善于轉危為機,努力探索形成適應新發展階段的外貿穩中提質新路徑,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切實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同時促進各國堅定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歐云海)

    分享到:
    35.1K
    微信截圖_20230830144859_副本.jpg
    ·延深閱讀
    人人看人人澡人人玩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