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首頁 > 會展滾動 > 正文

    楊凌農高會:“云端”品嘗新“農味”

    2020年10月29日 09: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鄭昕 賀占軍 雷肖霄 西安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首次采取線上線下融合辦會,讓本身接著地氣的農業科技成果展踏上“云端”開創出與往屆不同的展銷模式,也為農業特色展會帶來了新機遇。

      直播帶貨成“標配”

      今年20歲的謝一菲頭一次在楊凌農高會做帶貨主播,一天兩個時段近5小時的直播結束后,再逛逛展館買些女孩子喜歡吃的零食。她說自己都沒想到,本以為農高會只是農民逛的“集市”,竟有這么多年輕人也在“云端”關注。

      在本屆楊凌農高會的展館里,不只有直播間里的“吃播”,還有帶著網友巡館的“逛播”,以及在展位上讓自家技術或產品一一亮相的“展播”。奧運冠軍何雯娜、相聲演員苗阜等文體明星也架起手機,帶領“粉絲”體驗農高會盛況。

      謝一菲所在的上合組織國家優質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上合生活館”,將上合成員國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優質商品推介給中國消費者。門店負責人王志皋介紹,幾位播主在短短一周里已為門店帶來了可觀的關注度和銷量。他預計,未來線上的銷售額將達到總銷售額的七成。

      “流量是新的農資、手機是新的農具。這句話在本屆農高會上體現得十分明顯!蔽靼侧]電大學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告訴記者,如今農產品的關注度與銷量,已經與流量深度綁定。

      “云端”漫步農高會

      已舉辦到第27屆的楊凌農高會,從最初農民背著麻袋“趕大集”演變到如今農業科技成果“嘉年華”,參觀方式第一次發生了變化。

      “云上農高會”的首次設立,是本屆農高會上的一大亮點。組委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倒逼展會創新服務模式,引領數字農業新經濟。

      據了解,“云上農高會”利用立體建模和虛擬現實技術,圍繞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與合作,創建“云展覽”“云會議”“云洽談”“云直播”“云交易”等平臺,營造云上展覽、視頻直播、實時洽談、在線交易場景,打造“365天不落幕的農高會”。

      走進“云上農高會”的實景體驗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3塊電子顯示屏,分別展示著楊凌農高會開幕后已產生的交易額以及最受歡迎的產品排行等。得益于強大的數據計算分析能力,“云上農高會”對參展企業和觀眾需求進行統計、匯總并精準推送,提高了網上洽談成效。

      “‘云上農高會’無論對參展商還是參觀者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這打造了一個全天候的農高會!眳⒄股涛靼参⒚杰浖邢薰镜匿N售經理林鵬告訴記者。

      新平臺“帶路”消費新模式

      “交易總量”“累計訪問統計”,實景體驗中心顯示屏各子欄目下不時蹦出的數字,不斷點燃著人們線上農產品的消費熱情。本屆農高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新龍告訴記者,通過新技術手段,在展示與推介方面體現出科技“新農味”的農高會,能在富農助農、推動消費扶貧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為進一步擴大在科技助農方面的影響力,本屆農高會與“雙11”購物節攜手,舉辦以農業高新技術和農產品品牌為主題的“云上農高會”農業盛典活動。截至23日,通過線上進行新品發布、云上訂貨、營銷推廣的展商已超過6800家,實現線上交易額2.99億元人民幣,預計最終交易額超5億元。

      張鴻認為,中國不乏好的農戶、農業專業合作社與涉農企業,要更善于利用網絡資源,把它作為銷售平臺與社交平臺,助力消費新趨勢與脫貧攻堅。

      “網絡直播、‘雙11’購物節,這些表面上看是去帶貨,更深層次則是在帶路,是為疫情防控常態化后的國內消費探索新的模式!彼f。


    (責任編輯:王俊杰)

    分享到:
    35.1K
    微信截圖_20230830144859_副本.jpg
    ·延深閱讀
    人人看人人澡人人玩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