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四屆進博會簽約面積已超過了規劃面積的三分之一!鄙虾蓵F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成海這樣說。
上海兩會現場,孫成海給出建議:上海打造會展之都,要以進博會為契機,更好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聯手制定行業相關標準,推動長三角區域場館服務和展會品質提升;圍繞大型展館,打造融展覽、會議、文旅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形成以展帶會、以會促展,多業態聯動的產業集聚效應,提升會展行業發展動能。
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
按照 “越辦越好”的要求,目前,第四屆進博會正在緊張籌備中,招展工作順利進行,已有數百家企業簽約,展會面積預計將達36萬平方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打造聯通國際和國內市場的新平臺,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笆奈濉睍r期將進一步創新開展投資促進服務和宣傳推介活動,推動更多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
過去三年,進博會全力搭建并發揮了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活力,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舉措也通過進博會落地!巴ㄟ^進博會的舉辦,上海會展之都的形象愈發鮮明,未來,上海也要用好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睂O成海表示。
去年的第三屆進博會上,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成為最火爆的展區之一。不少跨國醫療醫藥企業帶來“世界首發、中國首展”的創新醫藥和醫療器械,還發布加快投資布局的計劃。市人大代表、賽諾菲中國區副總裁朱海鸞這樣注解:“這些都說明生物醫藥行業越來越受矚目,從進博會的布局中就能看出行業的發展潛力!
對企業來說,進博會這個大平臺,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凸顯產品價值有著特別推動力。朱海鸞透露,賽諾菲的一款創新產品,在進博會現場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向市場及患者推廣,F在,這款創新產品在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中被成功納入,創造了創新藥入醫保的中國速度。
進一步提升進博會“雙循環”功能
進博會作為國家級會展平臺,匯聚貿易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流及物流等多重要素流量,是最能集中體現上海流量型經濟樞紐節點的綜合大平臺。市政協委員祝偉敏也提出建議:“要進一步提升進博會‘雙循環’功能,仍有環節需要打通!
對于四個需要打通的環節,祝偉敏逐一提出建議——
首先,疏通內外貿易流。建議推動分類監管、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模式等新型貿易政策的制度化;研究設立世界品牌產品首發展銷區,助推“進口轉外銷”,讓全世界的采購商到進博會來“領行情”;為虹橋進口商品交易中心爭取固定額度的免稅或低稅進口額度,同時,爭取將部分商品進口審批、檢疫等權限,下放落地至上海市或虹橋商務區統一的海關屬地監管機構,打造進口商品集散地。
其次,保障資金流。建議對符合條件的進博會平臺入駐企業,可參照自貿區給予開展轉口貿易或離岸貿易的貿易便利化支持,引入離岸貿易境內結算、跨境人民幣結算等功能,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跨境金融服務。
再次,挖潛信息流。聯絡聯合長三角機構,在虹橋組建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增值轉化貿易投資服務信息,促進對華和對滬投資。
此外,集聚人才流。在虹橋商務區建立針對專業服務業的國際化人才特區,建立與新片區國際化人才政策的聯動通道,集聚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通曉國際貿易、投資、法律、金融、咨詢等專業人才。(記者 張曉鳴 見習記者 王宛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