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起
《成都市會展業促進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
標志著成都會展進入法治化發展新階段
會展業因產業鏈長和產業關聯度大,能帶動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和經濟效益,而被譽為“城市經濟的發動機”!稐l例》的實施,對正在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的成都將產生怎樣的作用?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站在產業角度,圍繞成都市會展業發展亮點和城市發展特點,突出成都地方特色,對現行有效的經驗做法予以總結固化和前瞻探索,對會展業未來發展予以引導促進,加速建成國際會展之都,《條例》是一劑強力的助推劑。
1
支持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
數據要素資源向會展產業聚集
近年來,成都會展緊盯國際會展之都目標,以“名展、名館、名企、名業”為抓手,推動外向型資源平臺建設和會展賦能城市水平加速提升,會展全球競爭新優勢持續擴大,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位列全球第38位,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排名連續四年位列全國第四。近三年全市累計舉辦重大展會2437場,落戶國際合作駐館展會項目21個,英富曼、邁氏、智奧等國際知名會展企業在蓉落戶。
共5章33條的《條例》有何亮點?據了解,《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會展行業協調管理體系,明確了各方責任分工,強化了監管力度,在會展活動的立項、執行,乃至安全保障、知識產權維護等方面,都作出了相應的規范和釋義,為成都市會展業與國際接軌、專業化程度的穩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是,其中關于扶持本地企業發展壯大的舉措。比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本市會展產業鼓勵金融機構拓寬信貸渠道、優化服務方式為會展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再比如,支持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要素資源向會展產業聚集,培育名展、名館、名企、名業,構建產業鏈條完整、基礎設施完善、生產生活配套的會展產業生態體系。
毋庸置疑,會展業立法將是成都會展產業布局又一個里程碑式的舉措。
2
支持建設會展新經濟孵化器、加速器
探索多樣化會展活動模式
成都市博覽局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會展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會展活動形式將會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相關產業發展而不斷創新,在界定會展業概念時,《條例》未按照一般做法列舉會展活動類型,而是結合成都實際,通過細化會展活動概念的方式,鼓勵服務模式創新,支持建設會展新經濟孵化器、加速器,為未來探索多樣化會展活動模式拓展空間。
《條例》還明確提出:推動會展與產業一體化發展,鼓勵舉辦與主導產業契合度高、標識度強、顯示度鮮明的品牌會展活動,提高產業功能區集聚度和產業能級;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德眉資等區域協同發展,強化會展博覽平臺與自貿區、綜保區、空港鐵路港等重大開放平臺協同發展,提升會展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服務對外開放能力;支持高層次、緊缺會展人才引進,鼓勵成都市高校加強相關人才培養。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條例》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優化政務服務水平和能力作了完善的制度安排。比如,《條例》明確,在全市統一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開設會展服務窗口,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合辦理工作機制,力爭實現企業辦展、參展“最多跑一次”目標;對當前線上會展新業態加速發展,中小會展活動呈現“遍地開花”態勢,《條例》積極推動職責下沉,健全會展活動備案制度,盡最大可能為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會展活動營造寬松、便捷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3
推動形成會展與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整體格局
在體制機制方面,《條例》明確了各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會展業協調機制和發展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扶持引導會展業發展,推動產業鏈建設。
在頂層設計方面,全市將編制會展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各區(市)縣還都應編制會展業發展規劃。
在資金保障方面,各區(市)縣人民政府都應設立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2021年上半年,成都會展創新運用‘會展+產業+功能區+投資貿易’一體化發展模式,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舉辦與重點產業高度契合展會活動超過110個,簽約投資項目263個,協議投資金額3660.5億元!背啥际胁┯[局負責人透露,有了《條例》的加持,成都會展將為全市經濟穩中向好、穩中加固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