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蓉’會貫通(融入會議、貫通產業)”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會議產業周2021年9月26日—29日在成都天府新區舉行。引人注目的是,2022世界物聯網大會、2022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論壇暨產品展覽會、2022年全國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等7個展會項目簽約落地成都,中國電子商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6家協會與成都市簽訂戰略協議。
據悉,本屆會議產業周期間,成都力邀500余位會展行業嘉賓進行商務對接洽談,同時攜手100余家會議展覽主辦單位負責人,攜帶超過千萬元成都產業相關市場合約到場采購,針對不同產業鏈培育或引進專業的產業會議項目,促進產業項目落地,旨在讓會議成為產業的高質量賦能平臺。
9月29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會議產業周上,《中國會展》雜志社社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倪瑋談到選擇成都并不是一個突然的選擇,而是基于多年來與成都良好的合作基礎,同時更因為成都自身的優勢,為會議與產業經濟的互動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成都已憑借在市場輻射能力、航空條件、會展環境、旅游資源、城市魅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成為國際重大展覽、國際會議活動布局中西部的首選城市。
會上來自成都市博覽局的一組數據足以印證這樣的說法——目前,成都共有重點會展企業600余家,已落戶6家國際領先知名會展企業,其中國際展覽、國際會議、綜合運營全球排名第一的英富曼、邁氏、智奧均在成都天府新區設立獨立法人機構或區域總部,已與全球會展業10強中的7家開展項目合作,落地成都的國際合作駐館展會項目已有21個。今年1—8月,成都市共舉辦重大會展活動528場,展出總面積651.5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730.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同期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會議產業周啟動儀式暨項目簽約活動上,7個展會項目簽約落地成都,分別是2022世界物聯網大會,2022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論壇暨產品展覽會,2022第九屆中國幼教大會,2022第十屆中國用戶體驗峰會,2022年全國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成都國際神經科學技術發展大會、國際圖像大會,第十六屆世界抗衰老醫學大會暨再生生物健康科技博覽會。其中,規模最大的2022年全國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規模將達40000平方米,參會人員在5000人左右。
此外,中國電子商會、中國衡器協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鐘表協會6家協會與成都市簽訂戰略協議。
會上,成都市博覽局還對外發布了承載空間、產業政策、重大展覽會議活動等合作機會清單65項,其中包括10項會展活動、46個承載空間、7條產業政策、2個解決方案。機會清單覆蓋了天府國際會議中心、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天府現代種業園、成都東安湖、淮州新城國際會展中心等全市會展載體建設項目在融資、項目招引、人才引進、運營管理多個方面的合作需求。本報記者 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