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首頁 > 會展滾動 > 正文

    “灣區文采會”:搭建新場景 引領新趨勢

    2022年12月09日 10:04   來源:中國文化報   

      11月25日至27日,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東莞)采購會(簡稱“灣區文采會”)在廣東省東莞市文化館舉行,開啟了為期30多天的展示交流平臺、文旅行業盛會、灣區文化嘉年華。本屆灣區文采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部署和要求,以“文采新視野,共享新時代”為主題,集聚行業代表,展示前沿科技,搭建文化新場景,引領文化新趨勢,為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科技引領:

      元宇宙“文化航母”呈現公共文化多樣場景

      “舉辦全國和區域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大會,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具體行動,是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公共文化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蔽幕吐糜尾咳珖参幕l展中心主任、中國文化館協會理事長白雪華表示,東莞市文化館賦予灣區文采會科技創新的元素,為供需雙方搭建溝通互動、精準對接的平臺,呈現公共文化更加多樣的服務場景和發展可能,為區域文化交流增添活力生機。

      灣區文采會采取“線上+線下”“館內+館外”“展會+活動”“傳播+服務”的多元化、靈活式、長效性辦會方式,吸引了131家重點邀請企業(機構)和非遺項目線下布展,推出展示400多家企業(機構)的“趕大集”線上展示專區。

      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是灣區文采會的一大亮點。東莞市文化館主樓一樓大堂的特裝區共設置了6個特展位,集中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發展新成就、新業態、新活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元宇宙文化體驗專區,特邀眾多重點參展商參展,提供“云”體驗、“云”推介、“云”展覽、“云”交易等服務。而灣區文采會元宇宙線上虛擬展廳結合5G、VR(虛擬現實)、“云”渲染等技術,以東莞市文化館外形為原型,變身承載著科技與文化的元宇宙“文化航母”,輸出東莞實業興城和科技筑夢的理念。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紅表示,文采會用新媒介進行創意性表達和系統性呈現,讓繼承傳統與創新發展相得益彰,互相輝映,讓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IP打造:

      “中國文化館之夜”拓寬公共文化想象空間

      灣區文采會期間,21直播間開展了3場直播對談,采訪了10余家參展優質企業代表,圍繞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數字化,以及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探討公共文化的新方向、新視野、新觀點。

      而讓灣區文采會變成一場思想盛宴的,是11月27日晚舉行的“臨境·2022——中國文化館之夜”。東莞市文化館館長黃曉麗與主持人以“云”上圓桌會的形式,連線北京、上海、廣東、四川、貴州等地的文化館負責人及李國新、劉平云、賈江宏等3位專家學者,圍繞“時代城市,文化未來”的話題,分享城市文化服務經驗,探討公共文化的發展方向。

      “中國文化館之夜”旨在打造全國公共文化匯演盛會、公共文化服務交流平臺,進一步拓寬公共文化的想象空間。兩個多小時的直播以話題對談和群眾文藝作品賞析的形式展開,分為“這里是東莞”“群星匯聚”“時代城市”3個篇章。

      在這場“云”上圓桌會上,文化工作者交流公共文化領域的創新理念和實踐思路。成都市文化館館長李汩表示,將學習“潮流東莞·火柴盒”項目的模式,并應用至成都“街頭藝人”項目中,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廣州市文化館副館長石泉認為,文藝創作有兩大“法寶”,即反映時代精神、吸取優秀傳統文化的養料,“希望能夠進一步向外推廣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這是我們的使命”。北京市文化館館長王維波認為,數字文化館將傳統文化活動轉移到線上,不僅要注重傳播方式的變化,還要重視傳播規律的變化。

      作為灣區文采會首創的代表性項目,中國文化館之夜吸引了340余萬人次在線觀看。

      潮流賦能:

      為文化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灣區文采會是東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雙萬”城市新起點,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共建人文灣區的重要舉措。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武一婷表示,今年的灣區文采會更著眼于努力發揮東莞制造的新優勢,滿足人民對公共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為擦亮“國際制造名城”和“潮流東莞”城市名片,灣區文采會特設了“東莞文化裝備區”,匯集了廣東森林之光燈光有限公司、東莞市河貍科技(大疆教育東莞研學中心)、東莞順澤寶電子科技和廣東墨痕教育科技等文化類裝備制造企業,推介一批文化制造業的頭部企業,推出一批新穎、潮流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東莞市文化館工作人員深入部分頭部企業走訪,開展精準項目推介和采購對接專場活動,有效推動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灣區文采會前3天已簽訂意向合作近2500萬元。截至12月1日,文采會線上總流量超過3100萬次。

      為擦亮“潮流東莞”名片,呈現活力、時尚的文采會視覺,主辦方邀請多家潮玩文化企業參展。非遺展廳內的傳統文化專區集中展示了一批從事文創產品開發的文化企業,如微石文化科技、好合苑(東莞)文化創意、廣東觀想堂等。它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與東莞制造緊密結合,利用金屬蝕刻、電鍍、沖壓等制作工藝,讓作品飽含文化底蘊和科技屬性。

      灣區文采會聚焦潮流時尚文化供給,關注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新方向。開幕前夕舉辦的“言而友信,文采YOU你”——全民信件征集活動,在東莞33個鎮街(園區)的1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收集到1000多位市民來信,了解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開幕式上揭曉了“2022廣東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案例入選名單,并舉辦專題攝影展,搭建實景體驗展位。為引領新時代美好生活潮流趨勢,聯動東莞33個鎮街(園區)分館,開展首屆潮流東莞·2022拙見“非量產”生活節。其中,在主會場東莞市文化館東門草坪搭建的“拙見部落·文化營地”為主題場地,結合潮流東莞·火柴盒城市藝術TIME品牌,推出潮流東莞·火柴盒“不也遇見你”灣區原創音樂暢享會。

      自2018年以來,東莞已先后6次舉辦文采會,構建起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平臺,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文采會!按鬄硡^文采會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促進供需對接,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北本┐髮W國家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新表示。(記者 譚志紅)


    (責任編輯:支艷蓉)

    分享到:
    35.1K

    “灣區文采會”:搭建新場景 引領新趨勢

    2022-12-09 10:04 來源:中國文化報
    查看余下全文
    人人看人人澡人人玩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