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
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將第十三次實現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全部參展,第九次實現廣東省21個地市組團參展的“滿堂紅”。
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機遇,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建設
廣東團主展場位于12號館“粵港澳大灣區館”的醒目位置,面積1353平方米,是各。▍^、市)最大的展場之一。廣東團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動廣東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為主題,設置了序廳、數字文化、文旅融合、嶺南文化“雙創”、媒體融合5個板塊展區。展場采用4K高清大屏等設備,運用數字沉浸、大型沙盤等新技術強化展陳效果,67家省內頭部文化企業和700多件文化產品精彩亮相。
在這里,將集中展現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及廣東其他地市、深圳各區文化產品、合作成果展示,重點聚焦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創新發展成果,集中呈現廣東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打造數字文化引領地、文化創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積極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的新成就,呈現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魅力,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協同發展。
其中,廣東展團規劃了文化強省、數字文化、文旅融合、嶺南文化“雙創”四大主題展區,全面展示廣東突出文化自信自強,加快推動全省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
連續第十五年參展的香港展團,每年設立極具特色和創意的香港館。本屆文博會香港創意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駐粵經濟辦事處支持,UNI香港青年創業空間具體承辦,展覽面積180平方米。今年首次引入獨立設計師團體參與籌辦,帶領多位香港杰出文創青年參展,展品涵蓋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時尚設計,藝術陶藝,繪畫等領域,旨在依托文博會平臺影響力,為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貢獻一份力量。
近年,澳門文創業界產出的量與質均穩步提升。本屆文博會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與文化發展基金合作,組織澳門文創單位連續十七屆參展,設立“澳門創意館”,介紹多個澳門品牌及原創IP,創意設計涵蓋生活用品、紀念品、時裝飾品、動漫、玩偶等,豐富文化消費選擇,向內地業界及民眾展示澳門創意多元的文化形象,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創領域融合發展。
五大板塊展區,展現廣東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此次廣東團主展區五大板塊展區設置,集中展現了廣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積極落實文化強國建設部署,和“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責任擔當。
一直以來,廣東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鍛造文化制造業長板,做優做強文化服務業,努力建設數字文化引領地、文化創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著眼打造數字文化引領地,大力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數字創意、數字出版、網絡視聽、動漫游戲等優勢明顯,4K/8K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迅猛,華為、騰訊、華僑城、華強方特等標桿企業引領潮流。
廣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強化文化和旅游雙向融合,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地。全省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5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家。6個城市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廣州永慶坊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全省旅游總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長期居全國首位,2021年旅游總收入5433億元,同比增長15.8%。
廣東發揮嶺南文化采九州之精華、納四海之新風的特質,加快推進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中融入中華文化大美。不僅完善嶺南文物和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體系、打造嶺南文化地標群,弘揚嶺南戲曲、嶺南美術、廣東音樂等特色品牌,做強廣東中華老字號。如今,“嶺南非遺”精彩紛呈,“三雕一彩一繡”、端硯、珠寶玉器精美絕倫,“粵菜師傅”等飲譽全國,“潮州工夫茶藝”影響遠及海外。不僅如此,《白蛇傳·情》《中國醫生》分別創造中國戲曲電影和粵產電影票房新紀錄,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風靡全國,嶺南文化IP群影響力持續擴大增強,創新嶺南文化全媒體傳播表達。
同時,此次媒體融合展廳,則系統展現了廣東媒體大省、網絡大省的優勢。近年來,廣東持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省出版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以及廣州、深圳主要媒體強化黨媒屬性,創新媒體業態,全國領先的融媒體矩陣初步建成。全媒體內容生產和傳播能力建設不斷增強,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優勢明顯。
近年來,廣東省融媒體矩陣基本建成,文藝精品不斷涌現。廣東,正全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強,高水平謀劃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