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li id="qqqqq"><table id="qqqqq"></table></li>
    <li id="qqqqq"></li>
    <li id="qqqqq"><tt id="qqqqq"></tt></li>
  • 首頁 > 會展滾動 > 正文

    第28屆中國楊凌農高會觀察

    2021年10月27日 06:4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西安10月26日電 題:飛入“云端”也更接地氣 以農為媒“朋友圈”不斷擴大——第28屆中國楊凌農高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陳晨、張斌、欣芷如

      重要活動飛入“云端”;既有“高大上”的成果展示,又有接地氣的科普講座;農科城的國際范兒越來越足……26日下午,第28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凌落幕。

      作為國內規模大、影響力強的農業科技展會,有著“農業奧林匹克”之稱的楊凌農高會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辦會宗旨,已成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國際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線上線下融合辦會更精彩

      近期,國內出現多點散發本土疫情,給本屆農高會舉辦帶來諸多挑戰。面對疫情,農高會探索線上線下融合辦會方式,讓展會通過“云端”走向千家萬戶。

      知名演員線上推介、育種專家實地探館、網絡達人直播帶貨……22日,本屆農高會開幕首日,網絡媒體上一波“直播流”聲量頗高。

      “我們邀請網絡達人聯合農科專家、企業代表,一同在線上推介農高會上的新品種、新技術,共同展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最新成果!鞭r高會線上推介活動負責人陳其輝說。據介紹,本屆農高會相關話題全網傳播累計近7億次,實現線上交易額2.39億元。

      與此同時,2021楊凌現代農業高端論壇、2021楊凌國際農業科技論壇等一批重磅活動也在線上進行。來自19個國家的94名知名學者,聚焦數字鄉村與現代農業發展、植物種業與糧食安全等議題,在線上分享經驗,暢談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高端論壇‘云直播’突破了時空限制,受眾人群大幅提升。本屆農高會期間,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多個海內外實訓基地也實現了‘云揭牌’!睏盍枋痉秴^黨工委外事辦公室主任馬靜說。

      “農業奧林匹克”魅力足

      本屆農高會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共設8個展館展區,2100個標準展位,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全面展示國內外農業科技創新的新產品、新技術,示范推廣鄉村振興的新典型、新經驗。

      在農高會的現代農業裝備展區,智能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各類農機裝備琳瑯滿目:一分鐘可移栽一棵樹的移樹機,每天能栽樹700余棵;農用無人機可實現精準噴藥、播種;車輪比人高的大型收獲機,一邊收割一邊將玉米稈碎成粉末,可直接供牛羊食用……

      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肩負著支撐和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使命。農高會上,一批科技感十足的農業新技術、新裝備集中亮相,一幅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圖景呼之欲出。

      “數字農業系統將農業物聯網設備布設于田間,實時采集氣象、土壤、病蟲害等數據信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AI技術等實現智能管控和標準化生產!鄙钲谵r博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超說,經過數字賦能,農業生產實現從“靠經驗”到“靠科技”的飛躍,也更能吸引到年輕、高學歷的“新農人”投身農業。

      “高大上”的農科成果展示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成就,接地氣的科普講座打通了農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本屆農高會的“百名專家服務團”活動上,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百余名科技工作者,為農民教授科學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治知識,受到好評。

      中國農科城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與往年相比,本屆農高會更加凸顯國際合作中的上合元素。作為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的主體項目,22日上午,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在楊凌正式啟用。

      據介紹,該交流中心承擔著教育培訓、會議會展、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它的建成啟用,將為上合組織國家間的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養、農業技術示范推廣等提供核心支撐和條件保障,為深化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現代農業交流合作提供優質高效的平臺。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一些線下交流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但在“云端”,上合國家間的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并未按下暫停鍵。馬靜介紹,截至目前,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已開展線上培訓12期,包括上合國家在內的諸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官員、科研人員共1萬多人接受了培訓。中國農科城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范兒越來越足。


    (責任編輯:歐云海)

    分享到:
    35.1K

    第28屆中國楊凌農高會觀察

    2021-10-27 06:40 來源:新華網
    查看余下全文
    人人看人人澡人人玩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