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記者從活動主辦方獲悉,2022第七屆三亞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三亞國際文博會)以“文化新動能,聚力自貿港”為主題,將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日舉辦,活動為期四天三晚,主會場設在三亞紅樹林國際會展中心,分會場分設在三亞一東一西兩個美麗鄉村——吉陽區博后村、崖州區梅聯村,向廣大市民游客免費開放參觀,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博盛宴。
據悉,本屆三亞國際文博會設有5大專題展,2個美麗鄉村分會場,有32家各國駐華機構和在華企業、國內14個。ㄊ校┱箞F和260余家文旅企業聯袂參展,展出4萬余件文化精品,凝聚文化新動能,賦能鄉村振興,讓“文化+”閃耀海南自貿港。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三亞國際文博會主要突出展覽展示、推介交易、促進文化科技融合,聚焦鄉村振興,引領文化消費時尚,充分發揮文化創新等平臺作用。主會場設有“海上絲路”文化展、全球文旅精品展、中華文化帶展、自貿港文化展、科技文化展等五大展區及“云上文博”線上直播展廳,開展六大活動,分會場開展鄉創策展人競賽和鄉創主題節慶兩大活動,以“賽+展+節”開創文博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三亞國際文博會特色活動亮點紛呈,較往屆增加了4項創新活動。其中,上屆關注度較高的“博物館展”在今年創新轉化為收藏藝術品拍賣會,與中國工藝藝術品交易所聯合舉辦,匯集國畫、書法、珠寶、瓷器、刺繡、文創等數十件珍品參拍,展示藝術品金融、藝術品交易等全產業鏈;鄉創策展人競賽以“藝起熱島”為主題,涵蓋裝置、活動、文創、風物、旅行、文化傳承、飲食設計等多領域,鄉創展覽內容將導入當地文化,于文博會期間在梅聯村、博后村兩大分會場進行展覽及文化內容呈現。與此同時,梅聯村和博后村分會場將開展海洋教育體驗工坊和漫游線路設計活動等鄉創主題節慶活動。
新增的“海上絲路”文化展區,重點展示海洋事業特色發展成果、熱帶海洋人文風貌、海洋文化與旅游相融合的新型產品。中國工藝藝術品交易所打造的“源同流異”海上絲路外銷品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帶來的“南海識貝”海洋生物館、中科院深海所參與的“我愛深藍”海洋裝備館等特色館也將領銜亮相。
相比往年,本屆三亞國際文博會多個展區均進行了創新升級打造。中華文化帶展區創新以黃河中原地區文化帶、長江經濟文化帶為主線,邀約國內文化產業發展較好的省市(地區)參展并打造形象館,展示在文化保護、文化商品創新、文旅線路打造、文旅項目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海南、陜西兩地名家書畫展也將舉辦;在自貿港文化展區,三亞市及各轄區、本土文旅企業、特色文旅景區、全球著名自貿港(區)的文化貿易企業將展出特色文創產品、文化旅游紀念品、文化IP衍生品、特色手工藝品、本土非遺技藝等;科技文化展區聚焦“文化+科技”的融合創新,集中展示科技在旅游、農業、海洋、影視、動漫、融媒體、網絡視聽、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新成果,讓觀眾體驗高科技的泛文化生活。
此外,2022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作為面向全球征集的國際性設計賽事,吸引眾多國內外創意設計團隊、工藝美術師、高校師生投稿,共收到參賽作品571件,經過公開征稿、初評入圍、專家評審等環節,共評出鳳凰獎·金獎1名、鳳凰獎·銀獎3名、鳳凰獎·銅獎5名、優秀設計獎10名,將于本屆三亞國際文博會現場舉行頒獎儀式。(記者 李少云)